洁净室环境质量的精准把控,离不开核心检测项目的规范实操。空气洁净度、微生物、温湿度与压差等项目的检测过程,藏着揭开洁净室环境真实状态的 “密码”,唯有严格遵循操作要点,才能准确解读这些 “密码”,为环境质量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一、空气洁净度检测
空气洁净度检测时,采样点的布置是关键。依据洁净室面积、形状、功能区域划分以及气流组织形式,按照相关标准确定采样点数量和位置。对于面积较大的洁净室,采用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或均匀布点法,确保采样点均匀分布在整个洁净室空间。在高度方向上,需在工作平面、人员呼吸区以及设备上方等不同高度进行采样,以获取全面的空气洁净度信息。采样过程中,严格控制采样流量和时间,保证每次采样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二、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测操作需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浮游菌采样时,先将浮游菌采样器放置在洁净室选定位置,启动前确保采样器的采样管路和培养皿已进行无菌处理。设定合适的采样流量和时间,一般采样流量为 28.3L/min,采样时间根据洁净室空间大小和微生物污染风险评估确定,通常为 10 - 30 分钟。采样过程中,避免人员在采样器附近频繁走动和说话,防止人为污染。沉降菌检测时,在洁净室自净结束后,穿戴无菌装备进入洁净室,使用无菌镊子将无菌培养皿按规定位置摆放,打开培养皿盖,暴露规定时间(如 30 分钟)后迅速盖上盖子,放入无菌密封袋中,及时送检。
三、湿度与压差检测
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能代表洁净室整体温湿度状况的位置,避开热源、冷源、通风口和人员频繁活动区域。安装时,确保传感器与安装表面紧密贴合,避免因接触不良导致测量误差。使用温湿度计进行测量时,待显示数值稳定后读取数据,并记录测量时间和位置。压差检测时,将微压差计的两个测压口分别正确连接到洁净室与相邻区域的静压引出管上,确保连接管路密封无泄漏。测量过程中,保持洁净室正常运行状态,避免因门的频繁开启关闭影响压差测量结果。

四、他项目检测
根据洁净室的特殊需求,可能还需进行表面洁净度检测、高效过滤器检漏等项目。表面洁净度检测时,使用擦拭法或粘贴法采集洁净室设备、墙壁、地面等表面的样本,再通过显微镜或其他检测手段分析样本中的粒子和微生物情况。高效过滤器检漏采用 PAO(油雾)法,在过滤器上游释放 PAO 油雾,使用光度计在下游扫描,检测过滤器是否存在泄漏点。
五、测环境控制
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严格控制检测环境。检测人员需始终穿戴好防护装备,减少自身对洁净室环境的污染。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进出和设备操作,如非必要,不开启洁净室内的备用设备,防止设备运行产生的气流和颗粒物干扰检测结果。
从采样、测量到环境管控,洁净室检测核心项目的每一个实操细节都不容小觑。只有将这些要点落实到位,才能为洁净室的管理与优化提供精准数据,让生产与科研活动在优质环境中稳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