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那么,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多少为正常范围内呢?

一、感官性状指标
色度:生活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正常情况下,水应该是无色的。如果色度较高,可能是因为水中含有腐殖质、金属离子等杂质。例如,当水中含有铁离子时,水可能会呈现黄色。
浑浊度: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1NTU。浑浊度主要反映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的含量。正常的水应该是清澈透明的。当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机物等杂质时,浑浊度就会升高。比如在雨季,如果水源受到雨水冲刷地面的影响,水的浑浊度可能会暂时上升。
臭和味:生活饮用水不得有异味。正常的生活饮用水应该无臭无味。水中的藻类、细菌等微生物,或者某些化学物质如硫化氢、挥发性有机物等,可能会导致水产生异味。例如,当水中有较多藻类时,可能会有特殊的藻类气味。

二、化学指标
pH值:生活饮用水的pH值应为6.5-8.5。在这个范围内,水的酸碱度适中,对人体健康较为适宜。如果pH值过低,水呈酸性,可能会腐蚀金属管道,导致金属离子溶出;如果pH值过高,水呈碱性,可能会影响水的口感,并且在煮沸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垢。
总硬度(以CaCO₃计):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不应超过450mg/L。水的硬度主要是由钙、镁离子引起的。硬度过高的水会影响洗涤效果,比如在洗衣服时,会导致肥皂难以起泡。而且长期饮用硬度过高的水,可能会在人体内形成结石等健康问题。
铁:生活饮用水中铁的含量不应超过0.3mg/L。铁在水中主要来源于岩石、土壤等自然环境。当水中铁含量超过标准时,水会有铁锈味,而且可能会使衣物染色,还会在管道内壁形成铁垢,影响水的输送。
锰:生活饮用水中锰的含量不应超过0.1mg/L。锰在水中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等自然过程。锰含量过高会使水有异味,并且在煮沸过程中,可能会在容器表面形成褐色沉淀,影响水的外观。
氯化物:生活饮用水中氯化物的含量不应超过250mg/L。氯化物在水中主要来源于海水侵入、含氯矿物的溶解等。氯化物含量升高可能会使水产生咸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腐蚀金属管道。

三、毒理学指标
氟化物:生活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含量应在0.5-1.0mg/L之间。适量的氟化物可以预防龋齿,但如果过量摄入氟化物,会导致氟斑牙、氟骨症等疾病。氟化物在水中主要来源于含氟矿物的溶解、火山活动等。
砷:生活饮用水中砷的含量不应超过0.01mg/L。砷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长期饮用含砷量高的水,可能会导致皮肤病变、癌症等严重疾病。砷在水中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火山活动以及人类活动如采矿、冶炼等造成的污染。
汞:生活饮用水中汞的含量不应超过0.001mg/L。汞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元素,它在水中主要以无机汞和有机汞的形式存在。汞及其化合物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肾脏等都会造成损害。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的排放、燃煤电厂的大气汞沉降等。
镉:生活饮用水中镉的含量不应超过0.005mg/L。镉是一种累积性毒性元素,长期摄入镉含量超标的水,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骨质疏松等疾病。镉污染主要来源于电池制造、电镀等行业废水的排放。
四、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不应超过100CFU/mL。菌落总数可以反映水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如果水的菌落总数过高,说明水中的细菌含量较多,可能会引起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细菌在水中主要来源于土壤、空气、动植物以及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
总大肠菌群:生活饮用水中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们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粪便,如果水中检出总大肠菌群,说明水可能受到粪便污染,存在致病菌污染的风险。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正常值是保障我们用水安全的重要依据,只有了解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我们才能更好地关注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确保身体健康。
